物理诊疗中心
精神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然而其识别率低、治愈率低、复发率高,严重损害患者身心健康,给个人、家庭造成严重经济负担;随着精神疾病脑科学的迅速发展,神经电生理学、脑影像学等新技术已在精神疾病的诊疗中广泛应用,医院精神卫生科在山西省“兴医工程”项目支持下,引进众多前沿诊疗技术和设备,成立了精神卫生科物理诊疗中心,全方位改善目前精神疾病诊断治疗手段局限的困境。物理诊疗中心团队现有成员11人,分属于五大平台:一.多种脑电及诱发电位检测平台,二.电磁刺激治疗平台,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平台,四.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平台,五.治疗药物监测平台。中心负责人:杨春霞
女,医学博士,主治医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校区神经生物方向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心境障碍基础与临床。北方精神医学论坛双相障碍组副组长。主持科研项目3项,其中,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山西省省级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SCI收录16篇(第一作者6篇)。参加常见精神疾病临床路径丛书系列编著,作为第二主编,编著《双相情感障碍规范化诊疗及临床路径》。
一.脑电及诱发电位检测平台平
平台负责人:胡晓东男,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精神疾病神经生物学检测和物理治疗方向。医院进修学习神经电生理专业。四川省西部精神医学协会物理诊疗专委会委员,山西省老年学会老年精神医学分会总干事。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平台设备
1.脑电图(EEG):2台,澳大利亚COMPUMEDICS(康迪)Siesta(16导)1台;德国BrainAmpMR32(导)1台,可在核磁下使用,实现EEG-fMRI同步联合成像,高时间分辨率和高空间分辨率的技术结合进行脑部疾病的诊断分析;
2.多导睡眠监测(PSG):澳大利亚COMPUMEDICS(康迪)GraelPSG(45导)监测仪1台,Somte28监测仪3台,是全数字化、网络化的产品。采样频率高、分析软件功能丰富;可精确测量、记录并能高效分析睡眠相关事件;
3.事件相关电位(ERP):意大利EBNeuro公司先进的脑诱发设备NEMUS2+2台,是集传统肌电图、表面肌电图、诱发电位、多导脑电图、ICU监护等多元应用于一体,是目前国际上最简约、功能集成性最强的神经生理综合平台。二.电磁刺激治疗平台平
平台负责人:胡晓东
介绍同上。
平台设备
1.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武汉伊瑞德OSF-3/T双拍型重复经颅磁刺激仪2台,英国MagstimRapid2重复经颅磁刺激仪1台,北京脑泰MT10仪1台;
2.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武汉亿迈EM台,独立2通道输出,可同时治疗2名患者;rTMS和tDCS在临床上可以相互补充、联合应用,可增强两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是目前神经调控技术研究的焦点。
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平台平
平台负责人:李剑虹
女,本科,主任医师,心理治疗师,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20多年,专业方向:中老年精神障碍。擅长焦虑抑郁障碍、双相障碍、精神分裂症及睡眠障碍的诊断及治疗,临床经验丰富,医患关系融洽,善于总结提高,撰写发表论文多篇。
平台设备
无抽搐电抽搐治疗(MECT):2台,均为美国醒脉通电休克治疗仪ThymatronSystemⅣ,其中1台为新型MECT治疗仪,有智能设置治疗模式,声化脑电图监测系统,麻醉深度监测保障患者安全。
四.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平台平
平台负责人:温丹
女,硕士,主治医师,为山西省双心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为焦虑、抑郁障碍的基础与临床,擅长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的诊治。
平台设备
近红外脑成像系统(fNIRS/DOC),日本日立ETG-的52CH仪器,用于脑部缺血、脑皮层激发和记忆评估等各种生理功能和疾病检测,该技术可以对深层生物组织进行方便、快速和实时的测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吸引包医院等众多世界知名机构对该技术进行研究。
五.治疗药物监测平台平台负责人:杨春霞
介绍同上。
平台设备
治疗药物监测(TDM)引进日本岛津FLC-HPLC全自动二维液相色谱系统,是精准临床用药和用药研究不可或缺的测定系统,应用于综合能力较强的TDM实验室,集成抗生素、癫痫、精神、肿瘤、心血管、维生素等药物的测定方法,首创实用的双工在线处理技术,在原技术基础上大幅度提高系统分析通量。
目前我们对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仍不甚明确,随着21世纪众多医学基础科学迅速发展,神经电生理学、脑影像学、心理测查等新技术在精神疾病的诊治和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该物理诊疗中心以医院精神卫生科为依托,成员间山水相依,荣辱与共,为能更好的研究精神疾病本质,探索大脑功能和工作模式,探索意识、推理、逻辑和记忆的机理不断努力,为中心奋斗不息。
欢迎加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