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护理常规
一、概念
休克是机体在各种有害因子侵袭时发生的一种以全身有效循环血量下降,组织血液灌流量减少为症,进而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紊乱,器官功能障碍的病理过程。
二、护理评估
1.了解原发疾病,评估引起休克的原因。
2.对神志、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组织灌注、尿量等进行评估。
3.根据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评估休克程度。
4.心理反应:有无恐惧、焦虑、紧张及烦躁不安。
三、护理问题
1.体液不足与失血、失液、体液分布异常有关。
2.组织灌流量改变与有效循环血量减少有关。
3.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灌流量不足、肺水肿有关。
4.有受伤的危险与脑细胞缺氧导致的意识障碍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侵入性操作、免疫功能降低、组织损伤、营养不良有关。
四、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就地抢救,保持环境安静。可采用平卧位或头部和躯干抬高10-20度的休克体位。注意保暖吸氧并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止痛。
2)根据病因遵医嘱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
3)加强基础护理、生活护理,各种管道护理,防止感染发生。
2.病情观察:认真观察和记承录病人的的意识、末梢循环、颈静脉和周围静脉的充盈情况、体温。呼吸、心率、血压、脉压差及每小时尿量;做好血流动力学监测:监测CVP、肺动脉契压、心排出量和心脏指数等;做好并发症的观察,观察有无休克肺、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及DIC等并发症发生。
3.输液护理
(1)开放两条有效静脉通,必要要时采用深静脉置管进行多通道输液。
(2)遵医嘱给予正确的输液量,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药物浓度及滴速。
(3)根据中心静脉压、血压、尿量等情况随时调整补液速度,既要保证有效抗休克又要防止输液过多引起心功能不全和肺水肿。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护理:从小剂量、慢滴速开始;准确记录给药时间、剂量、速度、浓度及血压变化:保证液体的均匀输入,停药时要逐步减量,不可骤停以防血压波动过大;病人平卧,每15分钟观察一次血压、脉搏,呼吸,据此调整滴数。使用血管收缩剂时要防止药物外渗,以免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一旦发生,可用盐酸利多卡因或扩张血管药物局部封闭。
5.心理护理:指导患者如何配合治疗及护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五、健康教育
1.避免接触易引起过敏的物质,使用菜业药物前要做过敏试验。
2.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3.加强自身防护以减少意外损伤的发生。
4、针对引起休克的病因做好相应的康复指导。
(来源:纳洛酮的护理天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