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刺针脱落的原因分析|
■宣教不到位,未交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透析过程中避免大幅度移动穿刺侧肢体、翻身,以免引起导管牵拉,导致穿刺针脱落
■血透术中针眼渗血,由于同一部位多次穿刺,而使该处皮肤弹性下降,加之透析过程中脱水,加重了皮下组织松弛,针眼处皮肤极易引起渗血,使固定穿刺针的胶布被血液浸湿失去粘性,引起穿刺针脱落
■患者血管条件差,或操作者操作不当,进针太少。
■操作者对穿刺针固定方法不妥
■护士工作量较大,每人负责多台机器,多例患者的治疗。无法做到一对一护理
■患者神志不清,躁动不安
|护理措施|
■心里疏导,护士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不断安慰、鼓励患者,同时要做好家属的工作,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消除抵触情绪,取得患者的合作
■加强宣教,告知透析风险,及透析过程中注意事项,如术前选择好舒适体位,将所需物品放在易取位置,避免翻身和大幅度移动穿刺侧肢体,以免引起管路牵拉,穿刺针脱落
■护士要不断提高穿刺技术,确保进针深度大于或等于针长2/3
■穿刺时穿刺针固定牢固,六根胶布固定法,选择稍宽胶布,其胶布长度分别为9~10cm,宽度为1.2~1.5cm,针翼处两条胶布均匀平行排列于针尖垂直粘贴,另外1根胶布从穿刺针下方向上交叉针管贴于针柄,再次交叉针管,再贴2根胶布于交叉针管上。
对于神智不清,躁动、嗜睡的高危患者重点看护,穿刺侧肢体用约束带固定,穿刺针在原有固定的基础上加敷贴固定
■及时处理针眼处渗血,可用云南白药,或纱布丝,如有胶布浸湿,及时更换
■加强巡视,每15~30min巡视患者一次。由于透析治疗时间较长,大部分透析患者上机透析一段时间进入嗜睡,或深睡眠状态,不由自主移动肢体,从而引起管路牵拉,易导致穿刺针脱落,做到早发现,早处理。
总结
总之,随着我国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患者自费比例不断减少,血透患者将会不断增多,医务人员只有不断分析和查找穿刺针脱落的原因,改进护理措施,才能防范血透术中穿刺针脱落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降低透析风险,保证血透患者的治疗安全。
请转发给更多同行学习
本文转载自:透析圈,转载仅供血透同行交流学习
插图:血透室古戎该文章不构成医学建议,仅用于提供信息。*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欢迎在文末右下角点个“好看”;或者推荐给身边更多需要的人,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一如既往,创作出更多优质的内容!本期荐读(本期荐读)
血液透析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技巧
血液透析人造血管内瘘的穿刺护理要点
血液净化专科护生见习带教手册(完整版)
血液透析导管封管应注意的问题浅析
血液透析用血管通路护理技术——细述动静脉直接穿刺的那些事儿!干货~
血液透析首诊护理评估单的使用,码住收藏!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细数血透护理操作中的那些「快与慢」!
“病人嫌上机晚,不透了”!血透护士怎么办?
动静脉内瘘穿刺渗血是为何?怎么办?
投稿/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