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名家/玉雕视界
作品首发/独家视角
名家推荐/艺术美学
市场观察/原创雕刻
7月11日上午,《-年(.7—.)玉雕界行业调查报告》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发布,翡翠王朝玉雕界联合创始人罗恵烽出席并做了专题报告。
罗恵烽就当下玉雕行业发展状况,并结合玉雕界的销售大数据反馈,对-玉雕界行业进行了梳理,并做了报告。玉雕界隶属于云南著名珠宝企业翡翠王朝,目前签约来自云南瑞丽、昆明,广东平洲、揭阳、四会,江苏苏州,辽宁阜新,天津,上海等国内知名玉雕名家余位,涉及翡翠、和田玉、南红、*龙玉、玛瑙十余类主流玉种,是中国目前最大的玉雕艺术交流平台。
翡翠王朝玉雕界联合创始人罗恵烽
发布会内容如下:
玉石雕刻属于工美范畴的珠宝玉石行业。目前,国内从事玉雕及相关从业人群达上百万,上至联动上游的玉石原料市场,下至延伸到市场终端。它以玉石为载体,雕刻为手段,艺术及收藏为目的的一个从业群体,在社会和市场的变化中将不断演变和发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玉雕行业越加透明,地区与地区之间,材质与材质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的联系越加紧密。下半年--年上半年遇到哪些突出的问题,市场又有哪些动向呢?
01行业“面粉”风波持续,雕件价格涨幅不抵材料市场
接上一年度原材料市场的火热,今年仍在持续,“面粉比面包贵”成为本年度的常态。以三大材质为例,在原材料市场变化中,有如下市场表现:
翡翠市场:好料稀缺,高货依旧抢手,色料越来越少,中低档价格较平稳;
和田玉市场:中途再次停挖,籽料价格持续上扬,小籽料成收藏热门,俄料价格有升温态势,碧玉和青玉涨幅加大。
南红市场:保山南红*府管控依旧高压态势(年初抓了一批),好料难求。四川南红依旧受矿源管控,好的原料在市场受到争抢,成品价格两极分化,滇东北南红(巧家、会泽)异*突起。翡翠直播模式延续到南红市场。好消息:川红已规范、有序开采,市场原料将获得有效供给。
相比于材料市场,雕件的涨幅追不上原材料。这种两极分化的现状是否持续,成为行业发展一个难题。
02雕刻生产结构内部“变革”,中小工作室面临生存压力
随原材市场的变化,很多中小工作室面临生存。以玛瑙为主雕刻工作室受材料市场波动较小,侧重工艺和创意成为年轻玉雕师选择的方向。受市场影响,目前有如下表现:
1、工作室裁员,规模缩减。
2、招工难成普遍现象。
3、作品出品率低(买不到材料的,有材料不雕的)
4、学院力量崛起,重视设计和创意。
5、行业入行门槛开始变高。
03收藏趋势
1、题材的动向:动物题材增多,佛教题材相比去年递减
以玉雕界的销售数据作为参考,动物类题材是本年度访问和销售最多的题材,其中作品主要反应在“呆萌、有趣”的动物上。对比年龄层,收藏主要集中在80、90后人群,其中女性消费群体有较大增长。
佛教题材依旧是藏家选择的重要题材,但对其材质、工艺、创意都有新的要求,年龄主要集中在80后及以前。排在后面的是,植物、仿古、人物题材。
2、价位段主要集中往小价位转移,尤其是五千以内的小件收藏消费人群最多,高价位的相比此前有所减少,且主要集中于名师的私人定制。
3、挂件依旧是主流,占据所有品类的主流。摆件其次,最为凸显的还是镶嵌品类,相比以往增幅较大。
4、翡翠、和田玉、南红平分市场一般以上份额,翡翠以41.69%位居榜首,在玛瑙中阿拉善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