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克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伤员血染毛衣,却不让剪开毛衣是妈妈织的,
TUhjnbcbe - 2023/4/4 15:09:00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好 https://yyk.familydoctor.com.cn/2831/detail/

作者:周保华周颖

为了让大家原汁原味地品读上世纪八十年代老山战场的险恶,了解白衣天使战地救护的真实情况,我们摘录了女*医宋敏在《女*医老山前线亲历记》一文中的部分内容。她在文中写道:“年,云南边陲频繁遭遇越南*队侵犯骚扰,杀伤我边民。为保家卫国,我随部队奉命奔赴云南老山前线,狠狠打击敌人……”

医院外科抗休克组组长,全组共13人,他们分别是:副组长孟双锁,女护士长张文阳,女卫生员王红梅、韩琪敏,王晶,男卫生员杨华林、侯海生、王海滨、程真友。后来又增编了女*医医院*医、护士各1人。他们中,卫生员都是十八九岁的年轻人,有的才参*半年,这些年轻人进入战区后,人人都敢于担当,顽强工作……

宋敏这位拿手术刀的白衣女战士,用笔画开了30多年的时空界限,把我们引进了老山前线血与火的战斗岁月:

“等待已久的命令终于下达,我们就要进入战场。车队按人、物、车一体形式编排。干部配发五四式手枪,子弹没有上膛,全体*人整装待发。每人增发一顶钢盔,要求全程佩戴……

“夜幕降临,三颗信号弹照亮了一片天空,车队出发了……拂晓醒来,车队已停靠在路边。院领导正逐车检查,同时告知前面一段路,已被越南方面的观察哨锁定,是危险的炮火封锁区。车队如果一同行进,车间距太近,会遭到越南炮火的狙击轰炸。只能10至20分钟发一车。车速时快时慢,让他们找不到发炮炸车的机会。此时,我的组员们还都在睡梦里呢。我替他们盖了盖大衣,望着她们青春美丽的脸庞,在心里一遍遍地说:没事的,我们命大。

车队顺利通过封锁线,继续在山林中穿梭。水墨画式的山峰迭连起伏,翠绿色的树林迎风摇摆。山里的空气既湿润又新鲜,深深地呼吸感觉好爽。远处不时传来几声枪炮声,路边的迷彩帐篷和哨卡越来越密集,几位在路边等待撤离的友*战士和我们互相挥手致意。

……车队停在一个四面环山的盆地。山那边就是两*交战的地方。因为山高,这里成了对方火炮弹着点的死角,相对安全些。师指挥部设在半山腰名为曼棍洞的洞穴里,山脚下是直属分队,警卫连,侦察连,通信分队后勤分队的驻地。

对面山下,有一片面积不大的香蕉林,林边有一条小河通过。河里流淌着浑浊的*泥水,一座临时搭建的小桥连接两岸。这条河水是官兵们生活中的主要用水。别看它浑浊,只要在河边挖几个坑,渗出来的水会清澈干净。洗脸、刷牙、洗衣服、洗菜做饭都可以用,并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按照师后勤指挥部的命令,医院将在此展开救治伤员工作。来不及仔细观察,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按指定地点,我们迅速铲除杂草,平整地面,拉起帐篷,再将各类物资分类摆放。战友们纷纷搬运物资,肩磨红了,但仍然热情高涨,干劲十足。汗水湿透了衣服,没有叫一声苦的,皮磨破了,眉头都不皱一下。没有喧哗声,只有来回奔跑的脚步声。我感慨,这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白衣天使给伤员喂饭

进入老山前线后的第二天,我们接收了第一批战伤伤员。从此,从战场上送医院得到了救治,医院被誉为参战官兵的保护神。战后,上级*委为这所医院记集体二等功。

抗休克组的场地设在一座简易的钢架房内。进门右边摆放着工作台,药品和医疗器械。台下放着三个装满消*液的塑料桶,还有消*好的输液器,注射器,清创包,急救包。再过去,挂着一块布帘,里面放着被褥和一捆捆整套的*装。伤员来到组里我们都要为他们擦洗干净,包扎好伤口,换上一套新*装。留治一个月能康复的伤病员,安排中、医院。病房内可放二十张病床。是在四个木桩上放一块床板的简易床。房内拉了二根铁丝,上面有许多可以拉动的小挂钩,是挂液体瓶用的氧气瓶放在房角。

第一批来的伤员有6名。其中一位小战士,才十七岁,他的伤情严重,面色苍白,呼吸困难,血压很低,我们一边为他加压输血输液,一边做好手术准备。术后诊断:胸腹联合伤。弹片从左下腹向上穿过脾脏,小肠,胸隔膜进入胸腔。我们守候他一天一夜,输了一千多毫升血才保住他。他的脖子上挂着一条菩萨的挂坠,是砚山县房东老乡送的。以前我不信佛,现在我信了。

年1月15日,是一个难忘的日子,也就是著名的“1.15”战斗。战斗非常惨烈,将士们拼死给敌人狠狠的一击。战斗打响后的2个多个小时后,余伤员分批送到。重伤员在组里抢救,轻伤员在树林里等待。洗消包扎伤口时,许多伤员连麻药都不用,他们说:比起牺牲的战友,这点伤痛算什么。很快,他们又返回阵地。

有一位伤员是河南人,他的拇指被炸掉,血将身上的毛衣染红了。毛衣口紧,脱不下来,却不让剪开,只让拆掉袖口,要留着毛衣去后方。因为毛衣是妈妈亲手为他编织的,里面有妈妈的味道。

我们含着热泪,小心翼翼地费了好大的劲才帮他把毛衣脱去。医院时,他把毛衣紧紧地抱在怀里,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最后一批伤员的伤情不太严重。其中一位是*校刚毕业的学生官,他曾受轻伤在组里留治了几天。这次他伤在了大腿,不能再返前线了。他依依不舍地向我们告别。

……

一天晚上,上级命令我组派一名*医,两名卫生员,带药品到一线慰问。夜里四点出发,这是一个危险的任务,我要亲自去。去前线的路是单行道。路又窄又滑,稍不留神,就会跌下山崖。我紧张极了,手心里都是汗。车在一座山脚下停了,下车一看是一个大弹坑。听说,前一晚,几名阵地上的司务长下山买菜在此休息,一枚炮弹飞来,他们都牺牲了。我有些后悔,出发时走得急,一直念叨要写的遗书还没写呢,如果炮弹来了,只喊一声,孩子我爱你。

战斗快接近尾声,前线的卫生员伤亡很大。上级派我组卫生员杨华林前去增援。我不敢想他去后的结果……送他走时,全体组员都哭了。战斗结束后,他活着回来,荣立二等功。

……我们女兵的住处与通信分队是近邻。一天,他们将电话通过昆明*区总站、北京*区总站,一直连接到洛阳干休所,孩子的姥姥家。当孩子叫着妈妈的细小声音传来时,我已泪流满面,泣不成声……好心的话务员一再督促没时间了,快说话呀!怎奈,拿电话的手不停地哆嗦,咽部哽咽着发不出声音,电话断了。这是唯一一次与孩子的通话,她竟没有听到妈妈的声音。

真实的老山战场,并非文艺作品中的打斗场面,几分钟前还是生龙活虎的年轻战士,转眼间就被炮弹和地雷炸成碎块。

一团一连二排排长崔跃勇,他的未婚妻是我的好朋友。出发前,我们见了一面。小伙子英俊威武,说好了,完成任务就举办婚礼,而他牺牲在反击的战斗中。

一位团卫生队*医吴大安是我的校友。撤下阵地见到我说:当时,他带着几名伤员在后面的洞里,眼看敌人一个洞一个洞地杀过来,他拿着女儿的照片看了又看,又把大家的手榴弹集中在一起,准备与敌人同归于尽。千钧一发,我*炮火进行反攻,他得救了。战后他荣立了二等功。

战斗最激烈的时候,部队的八大员也被补充到一线。一位理发员,发烧40医院,第二天,因战役,病房清场,他带病归队。我特意为他开了一张诊断证明,说明了他的病情,希望不让他去一线。最后他还是去了,在阵地上他的腿被炸伤,在自救包扎时,一块弹片飞向他的头部,他再也没有站起来。

……

这位参战女兵的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她记述的人和事,真实感人,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数十年前老山防御作战期间战争的残酷,前线将士为保卫祖国而义无反顾的牺牲与奉献,白衣女战士的纯真和高洁,医院的医者仁心,值得细细品味!

1
查看完整版本: 伤员血染毛衣,却不让剪开毛衣是妈妈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