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民焦小玲医院医护人员的手中,感谢他们对其父亲的全力抢救和精心照顾。“父亲现在已经出院了,身体恢复得挺好,我们医院,以表达对医护人员的感谢。”焦小玲说。
年过八旬的焦成义老人突然出现了流鼻涕的症状。几天后,老人流鼻涕的症状不仅没有消失,又出现了发不出汗的情况,精神状态变差。随后老人出现了高烧,且高烧不退,家人立刻拨打了,救护车将老人送到了市一院急诊科就诊。
当时,现任市一院急诊科副护士长的高利芳刚刚下班、正准备要回家。看到科里送来了一位老人,她便留下来帮忙。“那天,看到老爷子病情很重,家属也很着急,而我们急诊科工作又很多,所以我就决定先留下来。”高利芳说。
有着丰富护理工作经验、又在湖北参加过抗疫的高利芳立刻投入到救治工作中。她迅速找来备用冰袋协助家属为老人进行物理降温,并守在一旁观察老人的情况,安抚患者家属的情绪。
次日凌晨,老人持续高热并出现休克、呼吸困难等症状。市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白蓉早上6医院会诊。向患者家属详细了解情况、结合患者的症状,白蓉判断患者得了热射病,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需进行紧急救治。
在与家属沟通后,白蓉当即为老人进行了气管插管,使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并将患者转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监护病房,实施紧急救治。
曾在武汉参加过抗疫的市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李砚文是焦成义老人的主管大夫。他介绍,老人到了重症监护病房后,一直处于昏迷、休克状态,肺部出现感染,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全科上下立刻对老人实施全方位抢救,进行呼吸机治疗,并与血透室联系,为老人进行床旁血液透析等。
在此期间,市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还积医院会诊,调整治疗方案。经过半个月的综合治疗,老人逐渐清醒、休克纠正、有了自主呼吸,肝肾功能恢复正常,转危为安。一个月后,老人病情稳定,从重症监护病房转入了普通病房。
转入普通病房一个月后,老人于近日出院。“目前,父亲已经可以清晰地说话、自主吃饭,身体情况逐步变好。”焦小玲说,“回忆起救治父亲的全过程,我常常潸然泪下。感谢医护人员,是他们以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技术、规范的护理服务,为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