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接种新冠疫苗容易出现心因性反应,请问专家什么是心因性反应?有什么样的表现?接种疫苗时要注意什么来避免心因性反应?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中国网董宁摄影
8月2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介绍了相关情况。
王华庆:
实际上,心因性反应可以发生在接种之前、接种过程中和接种之后,它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心理焦虑或者过度紧张导致的一种心理性的反应。一般来说,这种心因性反应持续时间比较短,预后也非常好。
它的表现,实际上有些时候会出现头晕、头疼,有的儿童还会出现恶心、呼吸急促等一些情况,个别严重的会出现晕厥的情况。所以,这些心因性反应的表现都是一过性的,没有器质性的损害。
其实心因性反应是可以预防的,比如家长带着孩子接种疫苗的时候,一定不要让他处在饥饿的状态,另外也不要过度疲劳。如果发现孩子紧张,家长要做好心理疏导的工作。假如这个孩子去现场接种疫苗的时候非常紧张,或者过去有过心因性反应,或者有过晕针史,要如实告诉接种医生,这样接种医生会从专业角度采取一些措施,来避免或者减缓他心理压力过大或者焦虑的情况。心理疏导的办法、分散精力的办法,还有改变接种环境和接种体位的一些办法,会大大降低心因性反应的发生,降低心因性反应出现的严重程度。
另外,还是强调在接种之后,在现场要留观30分钟。我们留观30分钟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避免出现急性过敏性反应,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现场是可以抢救的,包括过敏性休克。还有一个原因,如果接种疫苗出现了晕厥,可以及时处置,不会出现一些意外伤害。所以对于心因性反应来说,接种前、接种过程中和接种后,我们都有一些方法进行预防,这里也跟大家再强调一下。